1 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的相關概念
我國會計信息化建設大體上經歷了會計電算化和會計信息化兩個階段。目前,會計信息化建設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即以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為基礎的智慧會計階段。
1.1 大數據的相關概念
顧名思義,大數據是一個超大容量的數據庫軟件,它存貯了大量的一般的數據庫軟件難以捕捉和處理的數據。大數據容量大,包含了大量的非財務信息,從而保證了數據的充分性和完整性。這些原來被篩選掉了的數據,對于提高企業各項決策的準確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1.2 云計算的相關概念
云計算是基于互聯網的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建立在互聯網基礎上的云會計的工作原理為,是由企業將基礎會計數據通過互聯網傳輸給會計服務商,然后由會計服務商按照用戶的要求,利用大數據軟件對基礎會計數據進行研究集成化處理,從而生成用戶所需要的會計信息。與傳統的會計工作方式相比,云會計的出現,使企業可以把一部分會計數據處理工作外包給會計服務商,節約了會計信息化建設成本,提高了會計核算成本。
1.3 物聯網的相關概念
20世紀90年代末,物聯網的概念已經被提出來了。直觀地講,物聯網是“物與物相聯的互聯網”。從技術層面上講,互聯網是將計算機相互聯系在一起,實現信息交換;而物聯網則是通過互聯網將所有物品(包括人)聯系在一起。從本質上講,物聯網是人與物的聯網,它通過射頻識別、激光掃描等技術,把任何物品通過互聯網連接起來,從而實現人與物的信息交換。
1.4 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的關系
從技術上講,大數據與云計算密不可分。大數據需要在多單臺計算機上進行工作,云計算利用其分布式數據處理技術、為大數據的工作架構了一個工作平臺。從數據關系上看,物聯網為大數據和云計算提供數據支持,而大數據和云計算可以為物聯網進行數據處理。
可見,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都是以互聯網為基礎的,這樣就可以把三者整合在一起,并與會計工作相整合,從而使會計信息化建設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2 對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影響
2.1 大數據、云計算對會計信息化的影響
2.1.1 大數據和云計算改變了會計工作方式
云計算是基于互聯網上的軟件、硬件和服務的組合,以網頁服務的方式提供給用戶的技術。隨著云計算產業的發展和普及,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把會計工作轉移到“云”上進行處理。云計算的這一特征,對于降低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成本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2.1.2 大數據和云計算促進了會計領域的專業化分工
大數據和云計算成熟和普及之后,企業可以把整個財務流程進行分割,把其中的某一些流程外包給云會計服務商,這樣能夠使企業將某些資源從繁重的會計工作中解放出來,從而使企業將更多地專注于核心業務的發展。
2.2 物聯網對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影響
2.2.1 提高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時效性
在物聯網環境下,產品的整個生產過程都被置于互聯網的管理之下。例如,從原材料采購開始,到原材料入庫、領用、生產、產成品入庫、產品銷售等所有的工作環節,物聯網利用射頻識別系統,可以將這些相關的數據導入數據倉庫,然后全部由系統自動進行數據處理,即完全由物品自已“說話”,減少了人工干預。在物聯網環境下,業務發生是由系統自動收集和更新數據,在保證了會計信息真實性的同時,還提高了會計信息的及時性。
2.2.2 提升了企業的風險管理能力
2008年,中國財政部、證監會等五部門聯合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該規范要求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防范風險,并要求企業董事會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承擔主要責任。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風險信息的獲取,離不開信息系統的有力支撐。物聯網可以向企業內部控制系統及時提供風險管理信息,可以使內部控制系統實現對任何物和人的自動化控制和監督,減少了人為操縱因素,提高了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2.2.3 實現了企業內部信息系統的一體化
在物聯網支持下,當企業的每一項業務發生時,例如當原材料入庫時,無線射頻識別系統便會立即捕獲材料入庫信息,然后由系統根據憑證模板自動生成會計憑證、賬表信息,從而真正地實現會計信息處理的“適時化”。物聯網環境下的會計憑證包留了原始單據中的原始信息,可以由系統沿著數據線索追溯業務流程,實現了業務流、實務流和信息流的“三流合一”,解決了傳統會計工作中所存在的“信息孤島”問題。
3 制約因素
3.1 會計信息的安全性問題
①數據存儲方面的安全性問題。就云計算而言,用戶把會計數據的處理托管給云計算服務商之后,會計信息的存儲是分布式的,用戶并不知道數據的存儲位置,而服務商知道。在此情況下,服務商對數據的訪問權限要遠遠高于用戶,這對用戶會計信息的安全性構成了威脅。因此,如何來約束服務商訪問用戶會計信息是必須要優先考慮的問題。
②數據傳輸方面的安全性問題。傳統的會計數據在內部傳輸時,加密方法一般比較簡單,但傳輸到云會計服務商的云端時,可能被不法用戶截取或篡改,甚至刪除,導致重大的損失。
3.2 會計數據標準的缺失問題
目前,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等尚處于起步階段,以此為基礎的會計信息化建設還有 許多問題需要解決。例如,就云計算而言,國家統一的數據標準尚沒有沒有制定出來。因此,云計算等服務商只能根據商業邏輯開發相關的軟件并提供硬件基礎服務,用戶也只是根據自身需要選擇相應的服務。由于數據標準缺失,云計算服務商的數據尚沒有統一起來,假如某一服務商破產清算,那么其用戶能否將原服務商提供的數據托管給另一家云計算服務商呢?還有,如果用戶將數據同時托管給多個云計算服務商,那么跨服務商的數據交換是否可以進行?另外,在數據標準缺失的情況下,如何定義和評價服務商的質量等等,這些問題都亟待解決。
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極大地轉變了會計信息的獲取、處理和傳輸方式,促使企業可以將會計信息化的基礎建設工作和會計工作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外包給軟件服務單位,使企業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經營管理上,這種模式對于會計工作轉型、提高會計決策水平的意義是顯而易見,它將進一步推動企業管理模式的轉變和思維模式的轉變。但是也應當看到,基于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的會計信息化建設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他首先要以信息的安全性為前提、數據標準的統一性等為基礎,因此,要在企業中推廣云會計的應用,還存在著急需突破的技術。